
中國SUV汽車銷售量一路攀升,第一季度銷售量高達250萬輛,同比增長了25%。SUV以其大氣、安全的形象吸引了中國無數汽車購買者。雖然這股SUV熱潮與中國政府發展電動汽車的愿望背道而馳,但是SUV汽車的利潤空間較大,中國本土汽車制造商面臨著國際品牌在小排量低價汽車方面的巨大競爭壓力,紛紛調整戰略,將目光聚焦于SUV市場。
對此,美國美聯社喬?麥克唐納5月7日撰文如下:
中國SUV汽車銷售量上升了25%,數量高達250萬輛,相比汽車市場的總體增長比率8%,SUV銷售增長率幾乎是其兩倍以上。SUV的銷售量占汽車總銷售量的18%。
借助于SUV系列車的熱賣,長城汽車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的一匹黑馬。該汽車公司總部位于保定。長城汽車表示,本年第一季度其SUV銷售量比去年增長了95%,相當于其總銷售量18萬輛的一半左右。
比亞迪汽車以生產電動汽車聞名,但今年其旗艦車型是汽油動力的S7系列。該款汽車裝有內置空氣清潔器,倒車雷達以及數碼電視。車內附帶的硬盤可以容納1000部電影。
毫無疑問,今年是中國的SUV年。無論是國際汽車知名品牌,還是中國本土那些雄心勃勃的新汽車品牌,都把眼光投向這一運動型、多用途車的火熱市場之上。
出于控制空氣煙塵和降低石油進口的目的,中國政府敦促汽車制造公司大力發展電動汽車。但是,目前這股SUV熱與中國政府的意愿背道而馳。
當比亞迪以及其他汽車制造正致力吸引大眾購買電動汽車之時,SUV以其安全大氣的形象吸引了大量的購買者。中國司機們普遍對中國交通混亂的局面感到憂慮。
當國際品牌深入中國,在小型汽車方面大力擠壓中國本土汽車生產商之際,SUV更大的利潤空間成了中國汽車工業的經濟生命線。
中國某“汽車觀察”研究機構的張先生表示,SUV的市場份額在未來幾年將達到25%,將是美國目前SUV份額12.5%的兩倍多。
去年,中國人購買了1900萬輛汽車,美國人則為1450萬輛。業內人士和分析家們預測,在2020年之前,中國汽車銷售量將增加1300萬到1400萬輛,這將比美國、巴西、印度、俄羅斯和中東的所有汽車增長量之和還要多。
通用汽車中國區總裁Bob Socia,表示,2020年之前,通用汽車在中國的SUV銷售量將達到400萬輛。
他表示:“我們專注于兩款車型,豪華版和SUV型。以前這兩款車型的市場被認為是縫隙市場(小眾市場),而今它們成了市場主流。”
在中國政府出臺了針對發動機排量大小的征稅措施之后,國際汽車制造商們正在為中國市場修改SUV設計,他們為中國市場專門提供更小排量的發動機。
福特汽車計劃在重慶制造其四款SUV之中的兩款:EcoSport和Kuga。
意大利品牌菲亞特(Fiat SpA)在中國市場中算是后來者。它希望通過其SUV車在中國市場立足。據悉,在三年前該公司在中國設立了一個合資工廠。
在這次上海車展中,各大汽車品牌薈萃一堂。梅薩德斯奔馳、尼桑、吉利和長城汽車等都參加了這次展覽。
毫無疑問,這場SUV熱與中國政府的愿景是背道而馳的。鑒于霧霾密布,空氣質量下降以及為了減少石油和天然氣進口,中國政府大力倡導使用電動汽車。 買車的人越來越多,汽油需求量直線上升,所有的這一切推動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
中國政府在2009年定下宏偉目標:在2020年之前中國生產500萬輛電動汽車。但是該目標的實現比預期的還要更艱難。以生產電動汽車聞名的比亞迪公司在2012年只賣出1700輛電動汽車和700輛電動大巴。比亞迪表示,在此之前公司曾預期在2012年賣出的電動車是實際售出量的三倍。
中國的SUV熱潮對于本土汽車制造商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在國際競爭對手也開始生產小型低價汽車的時候。
長城汽車在SUV系列車方面異軍突起。本年第一季度的其SUV汽車銷售量比去年增長了95%,相當于其汽車總銷售量18萬輛的一半左右。
SUV系列的汽車給予了長城公司28%的利潤率,這是目前為止,世界汽車業界的最大利潤空間。
在因電動汽車滯銷而受挫之后,比亞迪開始加快其SUV制造。除了S6和S7系列之外,另外兩款SUV也在設計之中。沃倫巴菲特擁有該汽車公司10%的股份。
比亞迪公司計劃將其在海外市場(如埃及和俄羅斯)的S6系列車的銷售量增加到兩倍以上。
在俄羅斯、中東和烏克蘭等國家和地區,SUV汽車具有巨大的潛力。(編譯/吳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