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不少賣家看來,獨立站是一條另辟蹊徑的出海渠道,可在谷歌大中華區渠道事業部南區銷售總監李嘉維看來,“獨立站不是一個渠道,更像是一盤生意。”
跨境電商賣家如何將這筆“生意”盤活,對于能否成功“出海”尤為重要。
全球出口規模將達85萬億美元,中國賣家以何種方式占領份額高地?
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到9.1萬億元,預計2019年將達到10.8萬億。而消費者也在以飛快的速度轉向全球市場,目前已有82% 的網購消費者在線上進行跨境購物。
單以美洲四個主要市場為例,如上圖所示,中國產品均是其跨境網購的首選貨源地之一。根據eMarketer數據顯示,2018年,北美市場服裝鞋帽品類零售額為1036.6億美元,汽車零配件為535.3億美元,電腦及消費電子為776.5億美元,家具及家居則為503.2億美元。(更多潛力爆品盡在廈門CCEE,點此查詢)
據McKinsey & Company的數據顯示,預計2025年,全球出口市場總規模將達85萬億美元。到2020年,新增的跨境網購消費者將接近 1億人。這對中國賣家來說,無疑是產品“輸出”的好機會。
另據visenze的數據顯示,英美兩國千禧一代發現商品渠道有超過一半的人是通過零售商網站。
機會擺在眼前,中國賣家如何搶占市場份額?如何打造品牌和沉淀用戶?如何讓用戶區分自己和其他賣家的產品?獨立站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減少中間商賺差價”,中國賣家“出海”可從三步走
但就如前文所提,如何將獨立站的這筆“生意”盤活?以下三點或許可以嘗試:
縮短渠道,掌握自主優勢。近幾年,不同于傳統“五步走”(生產商——批發商——分銷商——零售商——消費者)的銷售模式,DTC (生產商——獨立站——消費者)模式在歐美快速興起。毫無疑問后者較前者縮短了中間渠道,減少了“中間商賺差價”,直接觸達終端消費者。如此一來,獨立站賣家不僅可以強調產品的競爭性優勢和獨立賣點,還可以通過店鋪和產品設計掌握溢價空間,自主定價。
品牌溢價,獲取更多新用戶。當獨立站賣家掌握了自主優勢之后,又該如何讓全球更多的消費者看到自己的產品,并進行采購?一份針對消費者線上購物習慣的問卷調查表明,超過8成的消費者在線上購物時愿意從品牌方直接購買,而其中又有超過9成的消費者愿意直接從品牌官網下單。
品牌獨立站無疑是賣家獲取用戶,拓展品牌生意的妙招。一方面能通過良好的購物體驗、口碑傳播獲取更多新用戶;另一方面積累用戶數據,獲得用戶的終身價值。麥肯錫的研究表明,擁有并能靈活運用用戶數據的公司,能夠獲得比同類的公司多85%的銷售增長,和超過25%的利潤。
明確目標定位,制定線上營銷策略。李嘉維曾提到,“獨立站不僅僅只是一個新的售貨渠道、新的引流渠道或者新的品牌展示窗口,也不是一次性的買賣,而是需要賣家不斷投入、構建數據營銷推廣的一個長期的銷售路徑。”
在其看來,洞察全球制造行業出口趨勢及線上營銷策略至關重要。賣家需通過數據分析定位國際市場需求,建立數字營銷團隊并根據市場變化靈活調整策略。明確營銷目標以及已有的線上營銷資源,啟動營銷‘四步走’:商業目標&出口計劃;市場需求&競爭對手分析;網站、視頻建設/優化調整;投放方案規劃&效果評估。
中國賣家“出海”蓄勢待發,如何走好跨境電商的下半場?8月22日—23日,2019CCEE(廈門)雨果網跨境電商選品大會,奧博傳媒CEO、谷歌數字營銷專家陳晨現場傳授中國賣家“出海”攻堅戰的妙招。此外,更有創下Indiegogoo四次記錄,籌集550萬美金的跨境行業新模式分享,與現場賣家共話海外商機。點擊【報名】直接對接。
(文/雨果網 吳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