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授權轉載自:跨境派
1、又一家跨境大企上市失敗
企業想要做大做強,上市無疑是關鍵一步。
不過,IPO審核流程復雜嚴苛,很多企業的上市之路都是一波三折,就連運動相機領軍企業影石Insta360也曾在A股IPO過會后三年沒拿到批文,逼得創始人劉靖康不得不公開回應:“公司成立9年,累計利潤10位數……我不求上市批文,但求公道定性。”
【2025年下半年,如何提高轉化、掌握產品全鏈路生命周期?8月21日,武漢亞馬遜全球開店華中區域賣家大會,與官方團隊現場交流答疑,快速擊破運營、廣告各環節難題。點此報名】
值得慶幸的是,影石最后修成正果。然而,更多擬上市企業即便經歷漫長等待,也難圓A股上市夢。
消息顯示,近日,出口照明行業知名大賣,廈門東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昂科技”)發布一則公告,宣布公司終止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并終止在北京證券交易所的上市申請,此輪IPO以失敗告終。
東昂科技北交所IPO申報終止 圖源:企查查
簡單介紹一下東昂科技,該公司于2008年2月成立于福建廈門,主要專注于專業移動照明工具領域,聚焦專業維修、建筑施工、戶外作業以及應急防災等特殊場景,先后推出了多款能在復雜環境下穩定提供光源的照明工具,包括折疊燈、泛光燈、口袋燈、筆燈、長燈、頭燈等。
其中,折疊燈、泛光燈是東昂科技的兩大王牌,合計貢獻超過50%的主營業務收入。
東昂科技折疊燈 圖源:東昂科技
不過,盡管多款照明產品遠銷海內外,但東昂科技的IPO征程還是十分波折,兩次上市全部折戟。
早在2022年9月,東昂科技就向深交所創業板首先提出了IPO申請并獲得受理。然而,2019年至2021年期間,公司的營收復合增長率僅為4.91%,不滿足創業板20%的準入門檻。按照當時新規,東昂科技必須在2022年實現超3億元的營收,才有可能上市,但可惜的是,當時公司預期年收入不增反降,離上市標準又遠了一步。
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東昂科技業績 圖源:東昂科技
與此同時,東昂科技雖然每年都有新品上市,但公司的創新成果和市場競爭力卻沒有足夠的說服力。于是,2023年2月,因為業績增速放緩、創新屬性存疑等問題,東昂科技撤回了上市申請,首次IPO宣布失敗。
同年7月,東昂科技重整旗鼓,調整方向再次向北交所發起沖鋒,可惜盡管這次挺了一年半,但該公司第二次上市依舊沒能成功。
2、過不了審核關
坦白說,東昂科技兩次上市紛紛折戟,應該多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在接受兩大證券交易所審理的過程中,該公司就暴露出了很多問題。
首先就是業績問題,2021年-2024年,東昂科技營收一直在2.2億-2.7億的范圍內起起伏伏,增加動力明顯不足;在凈利潤方面,東昂科技年利潤也從2021年的6062萬元下滑至2024年5199萬元。該公司將業績下滑歸因于國際形勢變化、關稅增加等宏觀因素,但市場競爭壓力加大、自身創新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不足也是業績波動的重要原因。
2024年公司業績 圖源:東昂科技
而細看東昂科技的收入構成,也可以發現一些結構性風險。
一直以來該公司都采用ODM模式,沒能形成可依賴的自有品牌,因此代工業務至今依然占據公司營收的大頭,2024年,東昂科技前五大客戶實耐寶、伍爾特、百耐、費斯托、高壹工機及麥太保,合計占據了公司銷售收入的83.62%。這種高度集中的客戶結構,也給東昂科技的經營帶來幾分不穩定性。更糟糕的是,目前部分核心客戶的訂單量還呈現下滑趨勢。
五大客戶占據八成以上銷售額 圖源:東昂科技
此外,當前全球專業移動照明工具產業的供應鏈大部分已經集中在中國,不過中國出口的照明工具大部分還是以代工為主,產品定位中低端,與跨國領先的專業移動照明工具品牌相比,不管是市場份額、技術水平還是市場影響力,都存在不小的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從發展前景來看,盡管全球LED照明市場目前還處在上升期,但實際年復合增長率僅為2%左右,未來可供東昂科技發揮的余地并不多。
總而言之,東昂科技的上市折戟,絕非偶然的市場波動所致,而是其內在經營困境的集中爆發。兩次IPO失敗,本質上暴露的是企業在銷售能力、技術創新和公司內控等維度上的缺陷,這些硬傷共同構成了交易所的“拒簽”理由。
展望未來,東昂科技要想成功上市,必須將刀刃向內,否則即使三度沖刺IPO,仍難逃“帶病闖關”的結局。
(封面/圖蟲創意)
(來源:雨果網的朋友們)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雨果跨境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