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800美元小包免稅”即將全面退出歷史舞臺。當地時間7月30日白宮宣布,美國將自2025年8月29日起,全面暫停“最低限度豁免”(de minimis)政策。屆時,所有通過國際郵政系統寄往美國、價值800美元及以下的海外包裹,將不再享受免稅待遇,需繳納“所有適用關稅”。
今年,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成為跨境出海“背景板”,擾動從生產、物流到銷售各個環節。4月突如其來的高額關稅,迫使賣家觀望發貨,美線物流一度停擺。5月后的搶運期,則考驗賣家的供應鏈彈性。
“關稅下調當天,有客戶接到了翻倍的圣誕訂單,相較往年提前了3個月。”華夏跨境電商物流(簡稱“華夏物流”)市場拓展經理Jolie觀察到,那段時間不少賣家和工廠都被迫與時間賽跑,生產線緊急重啟,但出貨節奏已被打亂。
下半年旺季窗口已經打開,跨境物流這一距離賣家更近的經營環節,也正迎來新的變化與迭代。
算不清的稅、搶不到的艙位和居高不下的合規成本,這些物流難題是不少賣家上半年普遍遇到的痛點。
上半年,美國關稅的復雜性最讓賣家頭疼。同一類商品,因材質、用途差異可能適用不同稅率,而不同品類的稅率又動態調整,稍有偏差就可能多繳稅款或面臨清關延誤。
解決突發的復雜難題,也考驗物流服務商的綜合能力。彼時,華夏物流基于商品材質、原產地等特征,迅速搭建專屬HS編碼數據庫,賣家輸入產品信息就能實時了解最新稅率,從而更好地判斷發貨節奏。
理清了稅率,華夏物流還通過個性化物流方案,為賣家動態優化運輸路徑。Jolie舉例,對于特定品類的關稅解答和政策突變時給出的物流替代方案,平均降低18%-35%的合規成本。而在上半年的“搶運”窗口期,華夏物流通過長期深度綁定主流船公司,為賣家提供了堅實的運力保障。
(圖:華夏跨境電商物流)
近年來,跨境物流服務也在加速洗牌,貨物運輸的時效和穩定性等逐漸取代單一的價格因素,成為賣家更關注的服務焦點。“貨代踩坑合規陷阱,拉上賣家墊資贖貨”的橋段也時有發生。在傳統模式下,賣家往往分別對接頭程、清關、海外倉、尾程派送等不同物流服務商,各環節的協調溝通成本和不確定性較高。
瞄準這些痛點,華夏物流全鏈路、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大幅簡化流程,有效提升各環節效率,也讓跨境物流的成本費用更加透明。
全鏈路解決方案背后,正是華夏物流“合規出海,品牌保證”服務理念的落地。
“合規是基石,品牌是核心。”Jolie進一步表示,在跨境物流領域,“合規出海”不僅僅是清繳關稅,而是貫穿整個鏈條,把復雜、專業、動態變化的合規要求融入每個物流服務環節,讓賣家安心地專注業務經營。“品牌保證”則希望穩定高效、透明可追溯的品質物流服務,成為賣家打造品牌時的“加分項”,讓消費者可感可知。
開拓新市場,如今有人或許還不夠重視,但面對單一市場的不確定性風險,已沒人能無動于衷。
據雨果跨境4月一次超5000+的問卷調研,歐洲市場成為賣家們最為關注的拓展市場之一,61%的賣家計劃將在歐洲市場尋求新的增長高地。其中,英國和德國被票選為最受歡迎的擴展市場,占比各達到12%。同時,中東、拉美、東南亞和俄羅斯等新興市場也顯示出較大的吸引力。
從近段時間的實際動向看,多數賣家開拓新市場的意愿顯著增加,但行動相對謹慎。Jolie同樣觀察到,當前賣家開拓新市場并非盲目試水,而是穩步尋求增量。在市場熱度上,東南亞及中東的關注度明顯提升。“東南亞市場的門檻相對友好,吸引了眾多尋求增量的賣家。中東市場則由于客單價高,消費能力強勁,成為品牌和注重利潤率賣家的新目標。”
穩定高效的物流基建,成為賣家邁向開拓新市場的“黃金跳板”。目前,華夏物流的服務網絡覆蓋北美、歐洲、東南亞等核心市場,提供海運/空運、FBA頭程、尾程清關、海外倉一件代發等全鏈路解決方案。
今年以來,多個市場籌劃弱化跨境小包直郵進口的免稅“價格優勢”,這一變化也加速改變賣家備貨和物流模式。在Jolie看來,海外倉正從單純的倉儲點,升級為多功能的供應鏈核心樞紐。據了解,華夏物流已在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等歐美市場運營14個自營海外倉,總面積超100萬平方英尺。
政策的調整和行業需求的變化,也開始重新定義物流服務商的角色。背靠1988年成立的貨運巨頭華夏國際物流集團(CIF Group),華夏物流已在中國香港、廈門、曼谷、胡志明、雅加達等地區設立20多個海內外分公司,以專業服務護航跨境出海。
(圖:華夏國際物流集團)
面對下半年旺季,物流備貨的穩健與靈活更顯關鍵。Jolie建議,賣家可采用 “小批量、多批次”的滾動備貨策略,借助海外倉緩沖庫存壓力。同時,盡早啟動備貨和頭程運輸,將商品合理分倉在更靠近消費者的倉庫。
(編輯:江同)
(來源:華夏物流)
本文作者對該作品擁有完整、合法的著作權及其他相關權益。未經許可同意,任何個人或組織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內容。轉載請聯系本文觀察員,違規轉載必究!